- 保護視力色:
GIANT在國內成功解析
-
http://www.mamogu.com 發(fā)稿日期:2009-8-8
- 【搜索關鍵詞】:自行車 研究報告 投資策略 分析預測 市場調研 發(fā)展前景 決策咨詢 競爭趨勢
- 中研網訊:
-
2009-2012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(yè)投資分析及深度研究 2009年,我國交通運輸行業(yè)從宏觀上將出現(xiàn)運輸供給相對寬松的狀況,但對運輸企業(yè)而言,生存和競2009-2012年中國交通運輸行業(yè)投資策略分析及競爭 2009年,我國交通運輸行業(yè)從宏觀上將出現(xiàn)運輸供給相對寬松的狀況,但對運輸企業(yè)而言,生存和競2009-2012年中國柴油顆粒過濾器行業(yè)投資策略分析 近年來隨著我國對環(huán)境保護越來越嚴格,一批排放控制法規(guī)相繼出臺。針對汽車柴油機排放污染物的控制2009年中國電動車電池品牌前十名競爭力研究及2012 2009年中國電動車電池品牌前十名競爭力研究及2012年產業(yè)發(fā)展前景預測報告》依托我們多年對
實際上,今天的GIANT,在中國的大城市已經是家喻戶曉了。
GIANT在大陸的成長歷程有著比較明顯的軌跡,那就是腳步踏實、方向明確。
1992年,臺灣GIANT機械公司于投資1200萬美元在昆山設立了捷安特(中國)有限公司,從此開始進軍大陸市場。從起初默默無聞并不被大陸同行所重視,甚至遭同行不屑, 17年之后的今天,GIANT在大陸縱橫馳騁,所向披靡,將國內所有的自行車品牌遠遠地甩在后面。GIANT自行車被廣大的中、高、大學生,以及年輕白領和中老年人所擁躉。GIANT品牌是學生的榮譽和激勵,是喜愛旅游和健身者的重要工具。GIANT在大陸的成功是諸多有利要素的聚合,是GIANT公司前瞻性戰(zhàn)略步步推進、經營戰(zhàn)術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的有機組合。
選擇恰當時機進入大陸市場,為生存與發(fā)展拓展了巨大的空間。
1992年前后,中國大陸自行車市場呈現(xiàn)出一幅精彩紛呈的圖畫:一方面,大量民營企業(yè)進入到自行車行業(yè),以價格優(yōu)勢透支品質來蠶食市場,使得許多江浙滬、天津和廣東等地的中小國有自行車企業(yè)陷入絕境;另一方面,國有自行車大型企業(yè)依賴所謂的品牌優(yōu)勢采取省時省力的辦法,將制造環(huán)節(jié)轉移出去,或者更直截了當,在幾乎沒有品質監(jiān)控的情況下推行貼牌生產(好聽點的是OME加工)。無論是國有或者是民營自行車企業(yè)都存在一個明顯的弊端,那就是急功近利,重視銷售數(shù)量的增長而忽視品質的提升,使得整個中國自行車產業(yè)在低層次中已經陷入到惡性競爭的泥沼中。實際上,那個時候的大陸自行車產業(yè)的提升不具備與臺資企業(yè)競爭的人才、技術手段和工藝水平,更缺乏提升自行車品質和檔次以及開拓市場、引導消費的意識。因為當時大陸自行車產業(yè)的整個現(xiàn)狀還處在低層次中。這些問題的存在,為GIANT進入國內市場提供了巨大的空間。因此,GIANT選擇在那個時候進入大陸市場,時機非常的恰當。
大陸改革開放所提供的良好投資環(huán)境、大陸豐富的人力資源優(yōu)勢和大陸與島內固有的人脈血緣關系,為在大陸發(fā)展提供了必備的條件。
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,作為經濟騰飛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的中國臺灣,從亞洲自行車制造大國日本轉移而來的勞動密集型產業(yè)的自行車制造業(yè),已經同樣面臨著制造成本不斷抬升、市場開拓狹窄所導致的優(yōu)勢逐漸喪失而必須轉移的課題。而大陸承接島內自行車制造業(yè)諸多的要素促使這股世界性產業(yè)轉移之風的形成。為此,GIANT抓住機遇,把握時機,率先進入大陸建廠。GIANT帶入大陸的不僅僅是產品的制造,更是世界性的自行車制造先進理念、成熟技術和配套體系以及整個遍及全球的營銷網絡,由此對大陸自行車業(yè)造成猛烈沖擊的同時,也給大陸的自行車制造業(yè)樹立了榜樣,推動了大陸自行車產業(yè)的提升和發(fā)展。GIANT的經營理念、管理手段和營造消費市場的能力,成為大陸市場的標桿。
與內地知名企業(yè)合資,在控制強有力競爭對手的同時,最終起到弱化對手的目的,為快速打開大陸市場掃清了障礙。
GIANT進入大陸后不久便與內地著名品牌進行股份相同的合資,建立了一家名為巨鳳自行車有限公司的新公司。表面上看,作為剛進入大陸人生地不熟的臺資企業(yè)(GIANT在臺灣上市),內地知名品牌公司(在上海與香港兩地上市)合資是強強聯(lián)手。通過島內與大陸的兩家最優(yōu)勢的企業(yè)合資來實現(xiàn)雙方的互補與互贏,是合資雙方的初衷與目的。實際上,由于體制與機制的原因,國內知名品牌企業(yè)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沒有與時俱進,與合資伙伴拉開了差距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兩者之間的差距不斷加大。從表面上來,GIANT進入大陸市場是借合資對象之力來拓展市場,實質是通過合資來逐漸控制既是伙伴關系又是競爭對手的合資伙伴,最終的結果自然是強者為王。事實是,GIANT競爭對手的內地上市公司品牌已經在市場上逐漸被弱化,而GIANT的品牌效應不斷在增強,GIANT品牌已經在大陸成為了自行車第一品牌而被廣泛地認知,深入消費者心中。
推進穩(wěn)健的“一加六”(一是制造業(yè),六是從原料采購、產品設計、倉儲、運輸、批發(fā)和零售六大環(huán)節(jié))戰(zhàn)略,掌控市場定價權,逐步走向控制大陸高端消費市場“霸主”地位。
從1992年起,GIANT在大陸江蘇昆山建廠,并將臺灣優(yōu)秀自行車零部件企業(yè)吸引到工廠周圍,打造屬于自己完全掌控的制造產業(yè)鏈;2004年在四川成都建立整車企業(yè),過了四年的2008年在天津建立了整車企業(yè)。在進入大陸的17年時間里,GIANT已經在國內幾乎所有的城市(包括縣級)開設了屬于自己的專賣店,形成由“一”延伸到整個“六”完整的產業(yè)鏈,通過專賣店將GIANT品牌暢通地輸送到終端消費者手中。目前,GIANT在大陸自己開設的專賣店已達2500家以上,加盟店不下3500家,每年在大陸的銷售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高居榜首,其盈利能力讓同行望塵莫及。據(jù)悉,去年GIANT總營收達到10億美元。在大陸的自行車銷量為 萬輛,電動自行車為30多萬輛。在大陸制造的自行車出口量占到總量的 %。因此,大陸不僅成為GIANT的最大的銷售市場、也是最大的制造基地。
推行“入鄉(xiāng)隨俗”的屬地化戰(zhàn)略,在用人上為賢為能是舉,在采購上為質為價是重,為全面打開大陸市場奠定了成功的基礎。
GIANT進入大陸后,并沒有像其他臺資企業(yè)一樣,將所有的高層管理人員全部從島內調來,而是采取屬地化的辦法,將大陸優(yōu)秀人才招入到公司并加以重用,放心地讓他們去打理關鍵崗位的生產與銷售工作。通過多年的努力,GIANT已經在大陸打造出一支特有的精英管理團隊,為推進“一加六”(一是制造業(yè),六是從原料采購、產品設計、倉儲、運輸、批發(fā)和零售六大環(huán)節(jié))、全面占領大陸自行車高端市場,提供了可靠的保證;在生產配套體系中,GIANT的零部件采購從原先全部來自于臺資企業(yè),過渡到現(xiàn)在不分企業(yè)性質只重品質的過程,使得GIANT在大陸真正掌控行業(yè)的話語權。GIANT的管理模式,GIANT的產品和行銷策略為行業(yè)同行所效法的同時,又讓同行無法復制。
以騎行文化來推進品牌建設,以騎行運動來倡導消費者的健身行為,以巨資贊助重大賽事,體現(xiàn)出品牌不同反響的價值、贏得了消費者的親近和重視。
GIANT在進入大陸市場銷售的過程中,不僅僅在銷售上做文章,更在消費者使用、體驗和身心愉悅、以及人與自行車、自行車與整個社會、自行車與環(huán)境營造和諧等一連串從GIANT品牌延伸出來的內涵上做好文章。從GIANT高齡的董事長(今年已經75歲),到一般的員工都在為塑造大陸獨一無二的品牌做不懈的努力。在大陸(包括國際重大自行車賽事)重大自行車體育活動中,在大陸每個城市的某一條大道和曲折的小路里,“GIANT”的英姿會撲入人們的視線,讓人不僅感受到 “GIANT”不僅代表了一種不可或缺的騎行文化、而且展示了人們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(tài)和一股充滿激情的力量。
與當?shù)卣、媒體、協(xié)會保持良好的關系,以低調務實的形象贏得同行的尊重、更贏得社會廣泛地認同。
GIANT在進入大陸之后,諳熟大陸的政治與人脈關系的重要性,在保持低調中始終與當?shù)卣c媒體保持良好的關系,與行業(yè)協(xié)會保持著密切的接觸。17年來認真遵守大陸的法紀與法規(guī),處理好企業(yè)與當?shù)卣挠螒蛞?guī)則,因此至今沒有在媒體上出現(xiàn)一次負面報道。進幾年來,隨著大陸與島內的緊張關系逐步得到緩解,GIANT頻頻充當兩岸的和平使者,借助于兩岸全民健身運動和兩岸日益增長的重視環(huán)境保護的契機,主動從事一些島內和大陸的社會公益活動,樹立企業(yè)良好的親民的形象,使GIANT與對社會負責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由此打造出高端自行車品牌的同時,營造出品牌與社會的和諧,使GIANT借助公益活動來與商業(yè)活服務顯得游刃有余。這一切為GIANT贏得社會廣泛認同的同時,樹立了GIANT自行車品牌在大陸的巔峰地位,博得了廣大消費者的認知與忠誠。
不受其他高利潤產業(yè)的誘惑,始終堅守自己擅長的自行車專業(yè),將品牌打造成大陸、島內乃至世界自行車著名品牌。
在長達近四十多年的發(fā)展過程中,GIANT一以貫之且心無旁騖地從事著自行車產業(yè),使得這種勞動密集型產品與高科技產品的利潤相媲美。尤其是近幾年來,GIANT不斷投資建立用于自行車制造的新材料工廠,并且在制造自行車過程中不斷采用來自這些工廠的高科技新材料,不斷向高附加值產品制造方向延伸,這些新產品通過贊助國際自行車運動大賽來得到確認,使得GIANT成為了國際公認的頂尖品牌。今天的GIANT集休閑、旅游、文化、娛樂、健身以及競技為一身,成為了喜歡自行車運動人群的親密伙伴。 - ■ 與【GIANT在國內成功解析】相關新聞
- ■ 行業(yè)經濟
- ■ 經濟指標
-